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大齐各庄镇赵各庄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多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赵梅英,一位有口皆碑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媳,她的可敬可爱和高尚情操广为传颂。赵梅英,她来自广西,2001年经人介绍嫁给赵各庄村小伙白建勇。自结婚那天起,她就对公婆非常孝顺,特别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尹秀萍,更是照顾有加。现在有一儿一女,虽然谈不上多富裕,但日子过得快快乐乐,一家人其乐融融。
婆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赵梅英,今年44岁,婆婆尹秀萍66岁,患有肌肉萎缩、神经性萎缩,近20年来,生活不能自理,赵梅英照顾婆婆,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英待我比亲闺女还亲。”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十六年来,她辛苦持家,抚育儿女长大成人;十六年来,她侍奉婆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十六年来,她对婆婆和言细语,依顺细腻,体贴入微。她的事迹就象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深,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在婆婆的眼里,赵梅英是“贴心棉袄”;
在儿女们的眼里,赵梅英是“了不起的妈妈”;
在邻居们的眼里,赵梅英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
在社区居民的眼里,赵梅英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
在许多人眼里,赵梅英是“我身边的礼貌之星”
赵梅英说,侍奉婆婆,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这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坎,有苦才有甜,此刻我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孩子小的时候,赵梅英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婆婆,一边收拾家务,地里的活都是丈夫和公公收拾,等到孩子上学后,到农忙季节,赵梅英和丈夫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干农活,每天临走前,她都会给婆婆喂好饭,帮她去趟厕所,然后把水杯放在身边,装好吸管,才放心的去干活。因为担心婆婆,她干活途中,都会返回家中一次,看看婆婆,带她去厕所,喂她喝水,安顿好后,顺便把中午饭提前做好(基本都是电饭锅做米饭),才又返回地里,继续干活。
如果是不忙的时候,她还会和丈夫一起,推着轮椅带婆婆去唐人街、惠丰湖转转,让老人也看看变化后的大丰南,老人十分欣慰:如果没有儿媳的照顾,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女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女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每次买了儿女喜欢吃的东西,他们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往他们嘴里送。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都自己干,有时候妈妈忙不过来,他们就给奶奶洗脸,梳头,给奶奶喂饭。
赵梅英尊老、敬老、任劳任怨的事迹在村里面广为流传,也使周围一些不孝敬老人的妇女受到了影响和启迪,养成了孝敬老人善待家庭成员的文明风气。她为传承传统美德、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评为“好儿媳”模范,两年被评为“和谐家庭”。
赵梅英――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不凡之处使我们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稿件来源:大齐各庄镇政府 赵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