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文风采
我的家庭故事征文(三十一)家风·家教·家训
信息发布:管理员 日期:2018-08-15 查看:4293次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一户人家,一种家风;一个家庭,一类家教。凡此种种,历经多年传承,流淌于一个家族血脉之中,植根于子孙后代,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打上了深深的家族烙印,成为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火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我们每人是一条小溪,那么家就是山间奔涌而出的泉水,正是那些汩汩流淌的潺潺活水,才使小溪尽显勃勃生机。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家是一座大山,那么家风就是统揽全局,高屋建瓴的山顶,展现着一个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而家教是左右大山的嶙峋巨石---稳固有力支撑、不可动摇的意志,硕大无朋的臂膀给了家温暖的呵护;而家训则是深埋于地下大山脚下的岩石,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家,给了家不可动摇的依靠。

对家风个人的理解家风就是家规,就是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会胜过千言万语。在我们家,家风首先体现在孝顺上。父母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父亲年事已高,说话难免固执,我们当儿女的从不和他老人家计较,即使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做子女的务必牢记,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家的小孩子绝对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爷爷奶奶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有了好吃的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给爷爷奶奶送去;孩子们回家时总是挤出时间陪爷爷奶奶聊天,并帮着收拾房间,清洗衣物;当然,孩子们拥有这种孝亲思想并乐此不疲的努力践行,这是和家风密不可分的,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孝敬老人成了一个习惯。

我父亲经常告诫我们的事:没有一个父母能守护孩子一辈子,更能一直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父母从小就嘱咐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从小就培养我们兄妹几个自立自强。我们七八岁就跟着父母下地劳动,帮着父母薅草、施肥,跟在哥哥姐姐去野地里给家里养的猪挑野菜;在家里跟母亲学做饭:烙饼、做面条、蒸馒头、学炒菜,学蒸馒头、包饺子这些家务活都是在我十几岁前学会的。我在从事这些似乎琐碎的家务劳动的同时,体会到了作为父母的不易,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道理;学会生存技能,大概就是普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最大眷顾。

家教,顾名思义,家庭教育。父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老师,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孩子从出生后第一眼看世界的那一刻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响,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孩子会不自觉的跟随家长的言行举止,父母若和蔼待人,孩子心中必充满善意;父母若恶言相向,孩子心中必充满憎恶,父母若行为不端,孩子心中必失去准绳。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在子背上刻字,教子精忠报国,“精忠报国”四个字永不褪色地留在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抗金英雄,为历代后人所敬仰。岳母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家教方面也堪称典范。他十分喜欢《触詟说赵太后》一文,此文在分析众多诸侯王国没有一个子孙三世保住王位的原因时,认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和家教,因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他为自己女儿取名明泽。“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们对女儿的期许,也是他们质朴家风的写照。我觉得家教跟家风有点相像。词典上说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真懂礼貌,真有教养啊。我觉得家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反映。家教,也是父母的一种言传身教。通常,大人们的言谈举止就是孩子的榜样。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诚实为本,认真做事”。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父母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这一家训在我们家族一直流传至今,家训已经深深烙刻在每个人心中,每当家族有新生命的诞生,家里长辈便会将这一家训拿出来反复念叨。“诚实为本,认真做事”,这八字家训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个八字家训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家训分别从做人做事两方面对我们家庭成员提出了要求,做人需要诚信忠厚,做事需要负责细心,虽然仅有八字,但是其含义却囊括了很多方面。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对这个八字家训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生活工作中我在做人做事上,潜意识里面始终提醒着自己,行为举止上始终践行着八字家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随着时间的流逝,家训仍会被一代代地传承,每一代人都将赋予其更多丰富内涵,也正是一代代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使家训永远焕发出旺盛生命力。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不管是家风、家训还是家教,都需要长辈带头,身体力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为美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贡献。

稿件来源:经安中学  高庆计

冀公网安备 13020702000135号
关闭
关闭